读吧文学 > 综合其他 > 遗失芭乐 >
        很意外地,游明识和Kai很快成为了好朋友。这个十九岁的小女孩谈起自己的专业领域总是滔滔不绝,游明识很喜欢听她分享一些自己很久不再接触的前沿成果。刚毕业那两年他还会常常翻看arxiv上的论文,后来忙起来,又或者只是更经常读不懂,他逐渐不再看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除了像科学怪人一样输出“大质量恒星中的原磁星和黑洞形成的不同路径”,Kai也会讲一些她刚到德国时的适应困难,比如刚来的时候还没成年,找房子很麻烦,做什么都要监护人签名,就算成年了也因为还是学生很难在激烈的租房市场找到合适的房子,暖租冷租倒是其次,一个房子几百个申请者,根本轮不到她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想到周繁是听得更惊讶的那个,Kai刮了他一眼,语气平淡:“你这种一来就买房的人肯定不知道普通留学生怎么过的吧?也肯定不知道我们到延签的时候经常还得互相借钱凑一凑保证金,不然一不小心就黑户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确实没有什么讽刺的意思,两年过去,签完博士合同的她终于能够拥有一点自由的权利,选更舒适一些的房子,不用掐着指头算钱还够续签几个月。当人从困境里爬出来,回头看好像总是不过如此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周繁几乎有点窘迫,他和游明识关系好,很大程度上建立在惺惺相惜之上。相似的在家里不受待见的背景,出乎所有人意料的物理天分,至少在本科毕业前,他们都在共享着这套轻易导向自怜的叙事:身世凄惨童年受冷落的小孩,靠着脑子爬上顶尖学府获得自由——周繁毕竟是那年奥赛的总分世界第二,理论世界第一,拿着金牌与奖杯回家时看到同父异母的哥哥姐姐们的脸色,他头一回觉得解气。

        然而参加跨洋夏校、竞赛培训、五岁开始的外语补习,这全不是大风刮来的。周繁的确是被人冷眼相看的私生子,他甚至没有沾周家的光获得一张美国绿卡,入校时仍然要拿签证,但金钱?他从来没有担心过,周家不会吝啬到这些都不给。连游明识本科时也会常常赖着周繁蹭几顿饭,每个月预算有限,他想把外食消费额度多留一些给游以闻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些过去十几年来的顾影自怜,此刻很容易就被这位福建小村庄出身的天才少女打碎——对周繁来说,恐怕最大的困难只是身为亚裔男性,没办法像白男一样站到食物链顶端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说什么都显得假惺惺,周繁只好诚实地承认他的确不知道,这些钱都是他不劳而获的。Kai干脆利落地又开了一瓶可乐,碳酸从中滋啦一声逃逸,她拍了拍周繁的肩膀:“我看过你发的论文,你是真的喜欢也有天赋,这些都是你应得的。再说了,其实我上学的钱也算是不劳而获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些话对于一个十九岁女孩来说多少有点老气,因此另外两人都笑起来,也没把她的话当真,奖学金怎么能叫不劳而获呢?

        见周繁还是神色愧疚,Kai也很不客气,问他是不是不知道城里去研究所的巴士一小时一趟,真的愧疚以后载她去上班,周繁一口答应下来,这些话就当揭过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也许是因为被Kai身上的某些特质打动,比如毫无负担的坦诚,她说自己来德国前没有出过国,读本科前甚至没有出过省,读博之后资金宽裕一些想在欧洲先走一走,于是游明识下一秒就邀请她去巴黎那个品牌活动。因为只能带plusone,周繁就被顺理成章地抛下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