别说是石亨整个人惊呆了,就连聆听圣旨的其他朝廷重臣,此刻都是瞪大了眼睛,用着不可思议的眼神望向沈忆宸。

        景泰帝托孤的传言已久,几乎绝大多数人都认为,沈忆宸跟石亨两人权倾朝野,必然在托孤大臣名单中占据一席。如果皇帝想要分权制衡再加几席的话,那麽撑Si就是内阁首辅陈循,礼部尚书胡濙,兵部尚书于谦三人有机会。

        连吏部天官王直这种朝廷重臣,考虑到他软弱的X格跟略显浅薄的根基,恐怕都要稍逊一筹。

        要是景泰帝朱祁钰还不满足,想要继续在托孤顾命大臣的名单上继续加人,那麽这份遗诏很大概率发不出来。原因在於权力慾望是自私的,没有人愿意跟别人分享,沈忆宸亦或者石亨会让卧榻旁他人酣睡?

        结果现在托孤大臣不仅仅是人多的问题,简直是多到离谱,京师中枢几乎有点资历跟威望的重臣,堪称全员上榜。甚至很难让人不怀疑,要是魏国公没居守南京,英国公不是幼子袭爵,黔国公没有永镇云南,恐怕他们都将成为托孤大臣!

        这种遗诏能颁布出来,到底哪里出了问题?

        望着石亨那副吃了屎一样的表情,沈忆宸却是神情淡然,缓缓把手中遗诏给卷上,还给了通政司的萧彝归入g0ng中档案。

        早在几个月前皇太子朱见济薨逝的次日,沈忆宸就来到了成国公朱勇的书房,与他商议该如何去压制忠国公石亨。并且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,要是软的不行就来y的,提前调集兵马来个先下手为强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种想法被成国公朱勇给劝阻了,皇权交替这种动荡时刻起兵,对於家国天下的危害甚大,说不定会造成遍地烽火的局面。

        於是乎最终选择了刚柔并济的方式,用托孤大臣的名额来交换石亨对皇子朱见清的支持,从而避免内战的提前发生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托孤大臣赞襄一切政务的权力太大了,并且军政合流简直就是给石亨如虎添翼,他的势力很快就会膨胀到压制不住的地步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