虽然靖远伯王骥并不像安远侯柳浦那样,与太上皇一系有着密不可分的联姻关系,也没表现出绝对效忠复辟迹象。但京师如果真的有变,相信他站在朱祁镇那边的机率,要远远高过效忠朱祁钰。

        毕竟朱祁镇可是让王骥以文官身份封爵,开创了大明历史先河,这份恩隆朱祁钰无论如何都b不上。

        另外一点好处就在於南征军调离京师後,还能顺势把其他各路勤王军,一同调离返回原籍驻地。十几二十万兵马的离开,能极大的缓解目前北方缺粮危机,不用把补给线压在脆弱的京杭大运河上面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一切顺利加上分配合理的话,还能让商辂之前开仓放粮的想法变为可行!

        除了给皇帝的奏章外,沈忆宸第二封信写的是一道拜帖,对象不是别人,正是南征军统帅——靖远伯王骥!

        原因在於调走南征军带来的诸多好处,沈忆宸能轻松想到,那麽身为皇帝的朱祁钰不可能一点不知,但他为何没有这样做?

        不是不想,而是不能!

        二帝相争到了白热化阶段,谁手上掌控着兵权,谁就将成为最终的胜利者。调走靖远伯王骥,就相当於图穷匕见,双方再也没有缓和的余地。

        景泰帝朱祁钰目前并没有绝对的把握,在翻脸的情况下自己能稳C胜算,“赌”这个字不应该存在於帝王的词典中。这也就是为什麽古往今来无数帝王,面对权臣的僭越跟飞扬跋扈大多选择隐忍,等待着最好的时机动手。

        赢,才是帝王词典必须要达成的结果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单单给皇帝上疏陈述利弊,并不能从本质上解决问题,想要真正达成南征军的调离,还得靖远伯王骥点头同意,甚至由他主动上疏请愿离京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