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一天一天的流逝着,转眼间就来到了景泰元年二月初七,按照以往科举年的惯例,这一日将宣布两位主持会试的主考官,以及十八位阅卷的同考官。

        沈忆宸在正旦朝会後单独面圣中,得到了景泰帝朱祁钰的承诺,将任命他为两位主考官之一。只是没有正式的任命圣旨下来,一切都处於悬念之中,“君无戏言”很多时候这句话本身,就是一句戏言。

        文渊阁班房内,沈忆宸正在密切关注着北直隶各地州府上疏的奏章,来掌控目前粮价的走势。

        虽然在前段时间的廷议中,沈忆宸力排众议举荐了徐有贞担任工部侍郎,但远水解不了近渴,粮价飞涨的趋势在夏收来临之前,看不到任何缓解的迹象。

        京师粮价已经从上个月的四钱一石,在短短十来天时间里面,就涨到了七钱一石。很多北直隶的农民,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,已经开始食用春耕的种粮。

        种粮要是被吃了,导致的後果只有两种,要麽就是全家饿Si,要麽就是拿出一切能值钱的东西,b如自家仅存的田产屋舍、妻儿子nV,乃至於本人签个卖身契。

        用这些东西作为抵押物,去向地主乡绅借粮播种,然後大概率付出一笔,这辈子也偿还不清的天价利息。

        乡绅地主只要手段运用得当,压根不需要做坏了名声的横抢y夺、b良为娼等等行为,平民百姓会主动“奉献”上自己拥有的一切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再稍微态度温和一些,亦或者从指缝中漏点皮毛出来,说不定还能得到一个“乐善好施”的大善人称号。属於典型的被人卖的,还得帮对方数钱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为什麽封建王朝到了後期,会出现各种土地兼并,民不聊生的场景。地主乡绅阶层抵御天灾的能力,与平民百姓完全不在一个档次,可以通过各种合法手段去巧取豪夺,最终演变成“人吃人”的局面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向北,京师米粮已经涨到了七钱一石,北直隶其他地方甚至最高到了一两,这样下去很多百姓熬不到夏收,不知会有多少户家破人亡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