站在御台下方的鸿胪寺鸣赞官,听到朱祁镇都旨意後,立马跪地领命,然後双手捧起御案上的奏章,朝着大殿内外群臣宣读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沈忆宸奏章与其他向皇帝上疏的御史奏章不同,没有过多阿谀奉承的吹捧,几乎很快就进入正题。

        奏章内容同样很简洁明了,除了告知皇帝封堵上沙湾决口外,还有就是把这大半年来在山东治水的成果,向朱祁镇做了个总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臣承蒙陛下厚望,出镇山东治水半年,挖竣渠道两万四千余丈,创筑土堤十万余丈,修砌石堤四千余丈。另建减水坝四座、拦河顺水坝十座,其余遥、缕、格、月等堤不计其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明朝一丈粗略等於现代三米,沈忆宸大半年时间完成了上百公里的河堤工程,放在古代简直是不可想象的事情。

        哪怕其中数据以土堤为主,同样突破朝中大臣的心理预期,此子真的凭藉一己之力,完成了历朝历代都做不到的治水大业?

        “封堵决口也就罢了,怎麽可能在不到一年时间完成如此惊人的河工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本官不信沈佥宪上疏内容,这属实有些匪夷所思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此等工程没有百万民力不可为,据之前奏章禀告,沈忆宸徵调民力不过二十余万,如何能做到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欺吾等没有督造过工程吗,民力何时有如此效率,会如此卖力?”

        哪怕有着朝堂喧譁问罪的风险,殿内很多大臣都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,因为沈忆宸这份奏章的数据属实有些太离谱,完全超乎了以往朝廷工程的认知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