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统十年十一月初九,山东济南府巡抚衙门内,现任山东巡抚张骥正坐在大堂上方首席,手中拿着沈忆宸召集山东布政司官员的谕令,脸上表情有些Y沉。

        大堂下方就坐着山东布政司的高层官员,大多数人此刻都把目光放在了张骥身上,等待着他的表态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既然沈佥宪已经下令整肃吏政,那吾就与诸位同僚一同前往yAn谷县,看看平日里施政到底有何不足之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张骥说要一同前往yAn谷县,堂下众官员面露意外神sE,布政使洪英拱手道:“省城还需要重臣大员坐镇,抚台此去恐有不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没错,下官认为逢多事之秋,更需抚台稳固一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抚台要是前往yAn谷县,就是折煞吾等下官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山东布政司的官员纷纷劝说,表面理由是需要巡抚坐镇中枢,实际是遵循着明朝官场“王不见王”的潜规则,避免到时候需要站队左右为难。

        原因就在於,明朝前中期巡抚并非地方正式的军政长官,他某种意义上也是“特使”的身份。

        明朝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三司互不隶属,防止权力过於集中形成藩镇割据,同样也带来了互相推诿的弊端。

        没有统筹全局之人,那就意味着各自自扫门前雪,其他事情都跟我无关。遇到了什麽紧急情况,布政使没办法号令按察使跟都指挥使,大家都乾瞪眼等着局势败坏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避免事权分散带来的贻误,於是就出现了巡抚一职,用来出抚地方,节制三司。後续在此基础上,为了协调跨省份间的军政事务,还诞生了总督一职,成为了绝对的封疆大吏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