众军户各样心思的赶路,到了中午时候,一行人便到了大盘墩门外,王越此时人停下牛车,然后跑到前面高声叫住军户们,让众人注意避开壕堑旁几个暗藏的塌窖陷阱。刘衍见状微微一笑,这个王越还真是卖力,不过这样也好,至少王越已经摆正了自己的位置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吊桥与墩门打开,陈勋与妻子陈江氏笑容满面地迎了出来。

        此时那十户军户己是饥肠辘辘,刘衍下了牛车高声吩咐道:“陈家弟妹,你带几个家眷去煮一些粥出来,给新来的兄弟们充充饥,粥要煮得稠一些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好嘞,甲长就放一百个心,肯定让这些兄弟吃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随后刘衍又补充道:“就用我屋内的口粮吧,然后明日让陈小旗带人再去买些粮食来,算作咱们大盘墩的储备粮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勋和妻子陈江氏连忙答应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陈江氏回身小跑着进入墩内,高声喊了两声,便听见两个妇人高声应了一声,跟着陈江氏去刘衍屋内取粮食,准备去煮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与此同时,听到刘衍的话,军户们一阵骚动,看来新东家的心肠不错,与他让人畏惧的外貌不合,众人心中涌起希望,看来此行也不会那么差,众人按户各找地方坐下,只是轻声议论一声,等待刘衍的进一步安排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刘衍才顾上仔细打量那些军户,只见这十户军户中,连家小在内,共有口四十多人的样子,男女大概各占一半,放眼望去,无不是衣衫褴褛、人虚体弱,就如同是一群叫花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刘衍估计这群人之间,可能只有七、八个会显得壮实些的年轻人,另外还会有十来个壮妇。而一些缩在父母旁的孩童,更是头发蓬乱、面黄肌瘦,身上衣裳破如麻袋,只是用畏惧的目光打量着人高马大的刘衍,并且好奇地看向眼前高大的大盘墩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已经是三月时节,但是天气依然寒冷,明末时候的气候本就不正常,几乎每年的气候都反常的厉害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这些军户身上的皮袄毡帽到处是破洞,一阵寒风吹来,很多人都是冻得发抖起来。一些男丁还好,他们身旁的妇人小孩更是不堪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