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边大同镇的烽燧防线,早在西宁侯兼大同总督宋瑛战败阳和的时候,就被瓦刺大军给横扫一空。

        从而导致了明军在情报上陷入被动,成国公朱勇主动追击瓦刺主力,反而全程处于敌人的监控之下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宣府都指挥佥事杨俊脱逃,不单单是让明英宗的亲征军没有了边堡卫城的依靠。更重要一点桑干河水源地,就处于弃守的独石堡附近,这下还怎么依靠桑干河畔扎营?

        另外从杨俊的望风而逃中也可以看出来,拉垮的勋戚二代对于明军造成的危害,历史上明英宗能陷入土木堡绝境,跟独石堡弃守可以说有着直接关系。

        甚至于谦在京师守卫战后,还曾这样评价过杨俊:“曩自逆虏犯边,俊望风奔溃,将独石永宁等十一城并弃之,遂使边境萧然,守备荡尽,虏寇往来如在无人之境,闻者无不痛恨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战争走向就是这样以点带面,千里之堤溃于蚁穴!

        “宣府烽燧防线失守,那朕该怎么办?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驸马都督井源带来的军情消息,明英宗朱祁镇此刻连表面镇定都做不到了,直接就语气慌张的朝着帐内群臣寻求应对之策。

        眼看着亲征“闹剧”走到了这一步,沉默许久的英国公张辅,终究还是没有忘记他身上的勋戚职责,没有忘记当年先帝托孤时候的嘱咐。

        明哲保身的退缩,还是没有敌过那腔忠君报国的热血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张辅走出官员队列拱手道:“陛下,臣有上下两策应对当前危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