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从沈忆宸的言语举动看来,这小子是骨子里面推崇武事,真打算提三尺之剑,立不世之功吗?

        前有王骥抱着阉贼王振的大腿,以文官掌武事封爵,现在又来一个沈忆宸准备复制此景?

        “此子生性好战,恐非朝廷之幸,百姓之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本来还对沈忆宸比较欣赏的刑部尚书金濂,见到这种场景后脸上浮现出担忧的神情。

        金濂在返还京师担任刑部尚书之前,官职为都察院佥都御史,参赞宁夏军务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任期间对钱粮等物资,展现出极高的管理天赋,让宁夏边粮储备十分充实,还得到了皇帝的称赞嘉奖。后来金濂也因此天赋,被升任为户部尚书,掌管全国的土地、赋税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他很清楚七年麓川征战下来,对于大明物力财力的消耗。甚至毫不夸张的讲,把国库都给打空了,这才会出现全国各地的苛捐重税,比如福建、浙江的加征矿税。

        金濂眼中沈忆宸展现出狂热好战的姿态,再加上背后勋戚集团的支持,日后定会走向穷兵黩武的道路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人有朝一日若是能掌控朝政,恐怕会民不聊生!

        “凭君莫话封侯事,一将功成万骨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沈忆宸若是真想效仿靖远伯王骥,那他青云之路下将是白骨累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